「面對一班學生,一半是不用教也懂的學生,另一半是教也不懂的學生,老師怎樣處理才好?」
老師面對不同的學生,總有一連串的難題,我作為老師,抱持 ASK 三大教學錦囊︰Attitude(態度)、Skill(技巧)、Knowledge(知識)。其中老師所持有的態度是教學的核心。教學是老師的責任,當老師相信自己的價值和重要性,她眼中的學生無論背景如何,能力如何,也可教,也要教!作為老師,不應抱持「不用教也懂」或是「教也教不懂」的態度。學習差異是必然存在的現狀,也是教學的難點,處理教學問題之先,要先清楚作為老師的教學價值、意義和角色。老師要用心了解自己的學生,然後運用經驗、技巧、知識進行教學,這才是應有的態度。當面對極端能力差異的學生,怎樣調適教學沒有標準答案,唯有了解、嘗試、反思,再了解、嘗試去改善教學,這就是必然要經歷的循環。
老師除了要對學生學習持有正確態度,也要對教育的本質有正確態度。老師要教甚麼?面對能力高的學生,因為他們能掌握課程或考試知識所以就「無可教」?無需要教?面對能力弱的學生,你是否只顧及他們能達到的最基本學習水平呢?課程內容只是教學的一小部份。以數學老師為例,他可以只要求學生能機械式作答考試題目,最重要可能是勤加操練,這是以考試為本、成績為本。數學老師也可以重視學生對數學的理解,倘若他認同數學的思維能力是培育高階思維重要的一環。也有數學老師抱持培育下一代數學家的想法,亦有老師希望感染學生對數學的興趣…這些都是老師對教育抱持的態度。在制度下,教育難免趨向考試教育,然而老師在顧及社會及制度的需求以外,也應抱持對教育的專業態度,不應只求滿足於狹窄的課程內容或考試教學。
- Jul 15 Mon 2013 09:40
Teacher Professionalism 老師專業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